拳譜原記載為致命三十六穴,實際是過分誇張。雖然三十六穴都是要害部位,但受擊后絕非可致死。但不可否認,此三十六穴是擊之有效、甚至可把人致殘的要害部位。

致命三十六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於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
眉心上一寸正中。有沒搞錯,這是頭蓋骨最硬的一塊!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於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於腦后兩邊,乳突后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於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於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於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涌泉穴:位於第二、三趾跖關節后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於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於腦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致命三十六穴歌訣
致命穴位三十六 代代武僧刻顱首 悉知穴位在何處
點中穴位致命休 得真技者尚武德 除暴安良美名留
少林點穴招法妙 三十六處神鬼愁 三十六穴點法妙
不可隨意傳人間 少林致命穴法源 六六三十六處點

一在頭額前中線 二在兩眉正中間 三在眉外兩太陽
四在枕骨腦後邊 五在腦後藏血穴 六在耳後厥陰言
七在華蓋心口上 八在黑虎偷心眼 九在巨厥心口處
十在水分臍上縁 十一臍下氣海穴 十二關元下腹間
十三下腹四寸處 亦名中極斷陰泉 十四左乳上六寸
亦名左膺窗命關 十五右乳上寸六 右膺窗穴位當然
十六左乳下寸六 左乳根穴連命關 十七右乳下寸六
右乳根穴牽命連 十八十九兩期門 乳下寸六旁寸然
二十臍下左幽門 巨闕之旁五分算 二十一在右幽門
若能點中斷肺源 二十二即左商曲 亦名血門主命關
二十三即右商曲 點中五月喪黃泉 二十四並二十五
左右章門定為然 二十六亦左腹結 二十七右腹結眼
二十八為命門穴 十四腰椎下中間 二十九即左腎俞
命門兩旁一寸半 三十亦名左志室 點中三日歸西天
三十一亦氣海俞 三二鶴口刻心間 三三陰囊后海底
三四足底是湧泉 三十五亦右志室 又名一計害三賢
三十六在右腎俞 點傷絶氣閉雙眼
三十六穴切記牢
點打不可半絲偏 此為少林真絶技 切莫輕易向外傳

九個死穴的位置。
1、天靈穴:此穴即小兒頭頂跳動的位置,如被重擊致命。
2、氣門穴:此穴位於咽喉下凹入處,氣管和食管門戶。
3、當門穴:此穴位於胸部心口間,即心窩心臟部位。
4、臍門穴:此穴位於肚臍間,內適當橫結腸部位。
5、下陰穴:此穴即男女私處,為下部要害。
6、腦海穴:此穴位於後腦枕骨之下內凹之處。
7、天隙穴:此穴位於耳後下面突入處,神經密佈。
8、背樑穴:此穴位於頭頸後脊骨上部第七節,為神經中樞,連接後腦,前為肺尖。
9、脊心穴:此穴位於腰脊骨由下數上第七節,為脊節最弱地方,且屬神經中樞,與背樑穴有上七下七。

九個暈穴的位置。
1、太陽穴:此穴位於頭部兩額角,神經密佈輕擊暈重死。
2、聞聽穴:此穴位於耳孔外骨縫處,神經密佈。
3、腮角穴:此穴位於下顎骨角的骨縫處,神經密佈。
4、玄機穴:此穴位於胸骨頂下面約二寸的中央部,適當支氣管分叉點。
5、將台穴:此穴位於乳頭上部約一、二寸地方,左穴適當心臟大動脈及肺部位置,右穴適當肺部要害,輕暈重死。
6、期門穴:此穴位於「將台穴」略下的外斜地方。
7、章門穴:此穴位於「期門穴」下部第十一根肋骨尖端,右穴最重要,適當肝臟部位。
8、尾龍穴:此穴位於脊骨末端,為神經中樞的末梢。
9、湧泉穴:此穴位於足底中心,神經密佈。


致暈十一穴歌訣
致暈十一穴位詳 腦顱囟門上星當 前後兩頂風府位
頭維耳後啞門綱 通天玉枕譜冊注 點中應辰入夢鄉
輕易莫把暈穴點 因小傷人是呆郎 

致暈十一穴部位
01.腦戶穴: 位於百會穴後四寸五分。
0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於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0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髮際上一寸陷中。
0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05.後頂穴(又名頂門穴):位於百會穴後一寸五分。
0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後枕骨下兩筋中間。
07.頭維穴:位於額角,入髮際角尖處。
08.耳後穴:位於耳後靜脈中。
09.啞門穴:位於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於前頂穴後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於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九個啞穴的位置。
1、肩井穴:此穴位於肩內凹入處,神經密佈。
2、啞門穴:此穴位於「腦海穴」下面,適當喉間聲帶位置,腦神經密佈。
3、鳳眼穴:此穴位於背後第二節脊骨的兩側骨縫中,與肺葉相連,神經密佈。
4、入洞穴:此穴位於「鳳眼穴」下外斜部,適當胛骨縫中,前為肺尖位置。
5、鳳尾穴:此穴位於「入洞穴」下部約三寸處,適當第七、八背後肋骨縫中,腋窩斜
      出部位,前面為肺部。
6、精促穴:此穴位於「鳳尾穴」下部,前面與「章門穴」遙遙相對,由下數上背後肋
      骨第二、三條骨縫中,左穴適當脾位,右為肝位。
7、笑腰穴:此穴位於「精促穴」下面,即人體軟腰部位,為肋骨末端,腎臟位。
8、腕脈穴:此穴位於手腕部的中心,即中醫按脈位置。
9、太衝穴:此穴位於足面姆與第二足指骨縫中。

九個麻穴的位置。
1、巨骨穴:此穴位於肩骨與上臂骨啣接的骨縫中,為大麻穴。
2、天柱穴:此穴位於後頸部的兩側,神經密佈。
3、臂儒穴:此穴位於上臂部中央,麻力極大。
4、曲池穴:此穴位於肘部關中央。
5、虎口穴:此穴位於手部大姆指與食指骨縫間,麻力極大。
6、白海穴:此穴位於大腿內側下部約四寸位置。
7、委中穴:此穴位於腿部膝蓋後方,正當大腿骨與脛骨聯接骨縫。
8、築賓穴:此穴位於小腿後背部中央,麻力極大。
9、公孫穴:此穴位於足部踝骨與脛骨啣接部凹入地方。
 
以上死暈啞麻重要穴道,乃是人身上的要害,如被擊,重即死,輕則傷,受傷後如
不立即醫治,日後有喪命或殘廢之慮,故學拳者出拳要有善心,防身更應留意被擊。


少林【致殘一百零三穴歌訣 】
  人體俞穴三百眼 點中致殘百零三 殘穴亦有殘身意
  莫可輕糾胡亂點 少室祖師有銘訓 點藝不傳敗徒般
  賢徒德技貫雙峰 僅為健體守門院 有德無藝非英杰
  亦須百倍破武壇 飽咽三旬黃連苦 定闖八方擂臺關

致殘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闕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三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后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臏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將臺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一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闕):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掛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于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凈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對口穴:項后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內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內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里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頷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頷關節切跡間凹陷處。
  75.足三里穴:犢鼻穴下三寸,脛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臏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膝?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臏骨內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于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內踝尖穴:即足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內眥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鐘):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橈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內側本節后。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后緣。
  103.箕門穴: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
 

點我回到原文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眼黑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